第(2/3)页 这个居委会也是有几张长的凳子,小子凳子也有,方便别人来办事,街坊们如果没事也会来聊聊天。 这个居委会,就像是帮忙解决困难的,能在这里干也是党员。 算是一份铁饭碗的工作,自从改革,很多国营厂面临倒闭,都私有化。 很多工人都下岗,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,已经是很有能力的人。 李大妈也不干她自己的事了,从他的桌子里拿出资料档案。 “老王,你卖掉了房子,可不要后悔。” “不会的,不会的,李主任,现在有地方住,我已经很满足。” “好吧,你拿出户口本,房产证。” 老伯拿出他的户口本,还有一张房产证的纸,这年代是一张纸,也就是所说的地契。 李主任又从她的资料里,对照户口本,填上资料。 “哪位是买家,拿你的户口本来填资料。” 叶星荣走了上前:“主任,我是买家。” “把你的户口本拿出来。” 叶星荣看向自己的女儿,户口本和一些贵重的东西都给女儿放着。 叶紫想起了多年以后,很多人来北京城打工,或者来这里读书,买了房子的,进入这个北京的户口,可不容易。 听说的这个年代,没有多少的未来人口,来这个北京城买房子,是很容易入户的。 叶紫又有点犯难,他们家现在在家乡,来这里买了户口,以后办事情又不方便。 如果说北京城的户口吃香,香港公民的户口更加吃香吧? 叶紫从空间中把户口本变在手中,递给爸爸。 她还是好奇的问一句:“李奶奶,我们在这里买房子,能落户吗?” “哦,小姑娘,你们想落户在这里吗?” “奶奶,如果我们买房子,当然是想长大了,来这里读书,来这里住,又没有户口,不是不方便吗?” “这个可以行,如果你们想办理,也可以帮你们办理。” 这个话题可是把叶星荣难住了,他们一家创业公司都在新兴,一下子的户口在这边也不方便。 叶启航看着儿子的为难,如果他们换户口在北京,还不如换去香港。 香港的同胞,回来内地建设公司,可是有很大的优惠政策。 “儿子,不如你们一家,都落户去香港,现在交通这么发达,户口在那一边,在这里做生意也方便。” 叶星荣还是在考虑,他在家乡几十年,真的不想把户口转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