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大秦火枪兵-《我爸爸是秦始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火枪有短柄和长筒之分,短柄火枪又称之为手枪,优点是方便携带,但缺点也很明显,射程不足。

    一支短柄手枪的射程不算长,也就几十米左右,而长筒火枪射程能有数百米。

    俗话说,强弩之末,不能穿鲁缟。

    但火枪却不是,火枪射程到极限时,还是能保证威力的,只是命中率偏低而已。

    有了两种火枪,当代那些冷兵器军队怎么可能是大秦军的对手?

    除此以外,扶苏还各配备了二十台火炮给他们,这些火炮可是攻城的利器。

    移动式的火炮将炮管用装置在马车上,除了炮管,马车上配搭载了若干炮弹。

    进攻时,马车调转马头,将后面的炮管对准前方,一炮轰去,炸到什么,什么就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攻城时,任你的城池是钢筋石块堆砌的,挨了一炮,都要被炸得个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大秦这两拨大军,近战有火枪兵,机动性作战有骑兵,攻城时有火炮,可谓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人数规模在当代虽然不算多,但论起装备,绝对是绝无仅有的。战斗力都已经摸到天花板上了。

    两支大军一前一后分左右两路进发。

    按照他们实现商量好的结果,他们由项羽军负责正面进攻,而蒙毅军则负责断后路。

    项羽一马当先,率领大军从咸阳进发,起先日行八百里,等进入阿三地界后,就放慢了行军的速度,改成了日行50里。

    中间遇到一些阿三部落,都被他顺手扫荡,缴获的物资,直接作为军队物资来使用。

    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,就是要多在敌国境内获取粮食资源,这样才能此消彼长。

    三日后,韩信忽然劝道:“项将军且住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项羽皱起眉头,不明白韩信为什么要叫住他。

    “咱们来到境外,已经有三日了,”韩信沉声说道,“我看附近部落逐渐变多,游弋的军队也变得密集,咱们应该快进入孔雀王朝的境内了,谨慎期间,我们应该尽快寻找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,让大军暂时休整,等休养好了以后,再去作战。”

    项羽想了想,觉得韩信说得也有道理,当即微微颔首,说道:“你说得对,咱们从咸阳过来用了快半个月了,来到境外也已经三日,大军已经疲惫了,咱们先安营扎寨休整好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