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铁路-《我爸爸是秦始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了,这段时间的上学费用,大秦官府只承担七成,另外三成需要学生自费。

    六年之后,学习成绩优异的,可以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府。

    学时一共三年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的上学费用,大秦官府只承担三成,其余七成需要学生自行承担。

    当然了,学习期间成绩优异的,可以进入官府任职,成为一名底层的官府办事员。

    表现好的,可以继续深造,学成之后正式成为官员。

    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个。

    其一是提高民众的识字率、文化程度,以及对大秦文化的认同感。

    其二便是增加社会阶层的流动性。不管什么人,通过读书,就有机会进入官府又或者是军队,成为官僚阶层。

    社会阶层流动性高了,民众对生活有了盼头,就不会一天到晚想着谋反起义了。

    解决这个重要问题之后,

    扶苏立刻进入了下一个议程。

    修路。

    毕竟,现在这片土地已经是大秦自己的地盘了。

    跟以前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征服之后,不是就这么晾着就完了的。

    还得对它负起作为统治者的责任。

    否则,不管占领多少地盘,到最后都会丢掉的。

    扶苏占领了这一块地盘,就要负起责任,让他们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俗话说,仓廪足而知礼仪。

    只有先让他们富起来,才能跟他们讲礼义廉耻。

    否则,那些东西就是空中楼阁。

    饭都吃不饱。

    谈什么其他?

    那么怎么帮助他们富起来?

    首先就是要修路。

    扶苏前世的家乡有句俗话:

    要想富,先修路。

    修路有很多好处。

    首先,修路需要征召大量的民工。

    征召这些民工,就需要支付他们薪水。

    这就能解决极大程度地解决民众的就业问题。

    除此以外,征召这些民工,还需要管吃管住。

    管吃,就得采购粮食,又或者转包给经营饭店的商家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