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 以工代赈-《我爸爸是秦始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一时间还是很难积聚财富的。

    那么以工代赈就能帮助他们快速积聚财富,提高生活质量。

    想到这,扶苏立刻安排各地的地方官员,让他们张贴公告。

    大量征召民工修建铁路。

    凡是应征的民工,官府都会包吃包住。

    至于酬劳,每人每天都会得到十斤粮食作为报酬。

    见到这份公告,官员们都震惊了。

    管吃管住,每人每天还支付十斤粮食?

    正常的四口之家,一天都不过吃个两斤粮食左右吧?

    再多应该都多不过三斤了吧?

    支付十斤粮食,会不会有点多了?

    对于有疑问的官员。

    扶苏的解释是,

    支付报酬,要根据工作量来支付,而不是根据需求来支付的。

    难道一个富二代过来体验生活,付出了劳动,我们就能因为他家里不缺钱而不支付报酬给他?

    没有这个道理的。

    民工过来干活,除了解决温饱问题,他们肯定还会有更高的追求。

    一个人,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,自然就会想要满足有其他的需求。

    在扶苏前世,有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。

    他将人类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。

    1.生理需求:这是最低级的需求,包括吃喝拉撒等。

    2.安全需求:同样是一种低级需求,他们需要有让人感到安心的环境,包括稳定的住所、稳定的收入、稳定的治安环境等。

    3.归属和爱的需求:这方面主要指和他人建立感情关系的社交需求。

    4.尊重需求:指的是自尊和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
    5.自我实现需求:这方面指的是能力或者潜能的提升和完善。

    所以,在制定政策时,作为统治者,扶苏不仅要考虑到他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。

    还得给机会给他们,通过付出劳动,来逐步满足其他层次的需求。

    所以,这次以工代赈修建铁路。

    扶苏选择按照实际的工作量来支付报酬,而不是民工的基本需求来付钱。

    而扶苏和专家团评估的结果就是,要按计划完成一期铁路修建工程。

    结合征召民工的数量,基本的工作量估值就是十斤粮食。

    当然了,如果有民工消极怠工,不能按时按质完成相应的工作量,管理人员也会根据实情,扣除该民工相应的报酬。

    扶苏解释之后,那些地方官员才算是恍然大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