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 欺软怕硬-《似锦华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种饮食风格,她已经习惯了,只希望晚上金满楼那顿能有点不一样的东西。

    吃了四处逛逛。

    淮安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,听行人说,受了涝灾影响,西门正在修缮,他们就顺着东门这边往里去,一路都是土路,踩实了的泥巴地,而淮安府和春森路附近,城内唯一两条全石板路。

    路过淮安府。

    刚踏上石板路,就听见朗朗读书声。

    炎炎夏日,还是午后,也有不少读书人在茶楼里展开热烈的讨论,主要是各自述说如何解决江洲一带的涝灾。

    淮安府的府衙,府尹宅邸,以及官学,几座茶楼,书阁都集中在这里。

    淮安曾出过好几位状元。

    过了学府路,不远处就是春森路。

    春森路口有处院子,门口挂着“洪家”二字,大门敞开着,一眼就能看见院子里正在扎马步的几人,边上是个躺椅,一老头正打瞌睡。

    这个院子安安静静,像是与世隔绝的存在。

    而其他地方非常热闹。

    走进春森路。

    街上有挑着小担卖果蔬菜米的农民,拉琴卖唱的艺人,抛罐子耍杂技的,八卦算命的,路边铺子是酒楼,食店,果子铺,鱼店,肉店,药行,娘子们喜爱的绸缎衣帽肆,郎君们喜好的骡马行,鞍髻店……

    柳微头一次见这种大场景。

    未免觉得眼花缭乱。

    春森路已经是很长一条街。

    可后来听说,这里的繁荣远不及长安的东市和西市。

    “到了!大,大姨姐,咱们到了!”

    她都忘记了金满楼。

    倒回去十来步,才顺着孙二手指的方向望去——一片金碧辉煌。

    果然不同凡响。

    虽然才三点多,两人还是走向金满楼。

    “等等!”

    他俩被拦下。

    门口小厮将他俩上下一打量,笑着脸,客客气气说道:“两位客官,仔细瞧着,这儿可是金满楼!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