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二章 传道-《木叶补完计划》
第(2/3)页
只是,这二人若要有所成就,这性子却是要历经磨难才行,需打磨的圆滑,能静下心来才行。
……
“这‘神通’二字,唯心意通达,己心通,它心通。它者不拘于人物,域内四大,皆在其中……然,神通者,不应执迷,沉溺其中。神通乃是精神境界到了,自然生出的东西,精神境界才是根本——其法不应拘束,其思也不应拘束,但其法却一,其心思也一!”游世仙声音和煦,如春风一边。他盘坐蒲团上,谆谆而教。另一侧,则是全真七子,七个人坐了一排!
孙不二请教:“先生,何谓其法若一?其心思也一……”
游世仙道:“全真内功中讲‘魂不内荡,神不外游’之八字,便是一。不有杂思杂念,其中静便是一。然,如尔等修持的返还婴儿,整个人便如婴儿一般,思想不再受到世俗之中的条条框框所拘束,心意也不再被礼教影响,不被人伦所拘,想一个问题,妙然天成,一思一想,譬如顿悟,这便是不拘束了。”又顿了一下,才继续道:“人生在世俗,生于天地……从孩童时懵懵懂懂,到逐渐接受了一些社会的道理。这些道理,或者主动,或者被动,由周围的环境而制,由父母、师长而教,便一股脑的堆砌进了你们的心头。而这些,你们一日不能放下,你们便一日不能得道。道不远人而人自远,苦苦求索而不得……你们看——”
一面镜子浮在游世仙的身前。这镜子便是“神通”,是他将心意传递给了全真七子而形成的“心象”,便是七人的五蕴——色受想行识,便构成了人对外界主观、客观的认识,这一认识本就是客观却不唯物的!
“就像是这一面镜子,他就像是你们的内心。什么东西也都在其中,不断的容纳。他照出的,便是你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。而道是什么?道就是这一种映射的门户,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而当你们将这些后天认识的东西尽数忘掉,那么镜子为什么是镜子,镜子为什么可以映照这个世界?更进一步,思考一下,作为人,为何能够认识这个世界?而又应该如何去认识?”
游世仙微微一笑,如佛祖拈花。
孙不二心神一震,喃道:“原来如此……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为道者,能不偏不倚,方为正也!”
丘处机道:“原来道在此处……”
孙不二、丘处机一人一叹,却不禁陷入了悟道之中,游世仙便起身来,身前的镜子虚幻的散去,犹如梦幻泡影,言道:“各位……我要走了。莫要送!”马钰等人起身、行礼——却是执的弟子之礼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