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八章-登基称帝-《雄兵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夏冰儿看顾旭章迟疑的脚步和不敢与她相视的目光,更加的难受。

    起身往顾旭章走去,搂紧顾旭章的右臂:“叔叔——”

    顾旭章用力摇了摇头,却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两人落座,夏冰儿看顾旭章只是呆愣看着桌子上的纹路,于是开口道:“叔叔,你是不是知道了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但是你这么说,我大概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叔叔,我永远是你的侄女,不论如何!”

    “呼——”

    顾旭章仰天长呼,眼泪如何也止不住的流淌。

    夏冰儿伸手抓紧顾旭章的手臂:“叔叔——”

    顾旭章挥了挥另一只手臂:“让我静一静吧,最近如果没有什么事情,就让我静一静。”

    夏冰儿再三观察顾旭章的脸色,几个呼吸后重重点头:“叔叔你先好好休息,明日我再来看你。”

    顾旭章只是摇摇头,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晃眼间,距离杨风青登基已经过去三日,这三日里又发生了很多事。

    第一件头等大事不是光武的反应,而是师乾的反应。

    师乾派人过来向杨风青俯首称臣,表示愿意听从号令。

    对于此,杨风青的回应无比的坚决,斩来使!

    第二件事便是在天策朝廷的同舟共济下,天策以最小的代价从洪灾中恢复。当然,这个最小的代价是有时间限制的——在粮食耗尽之前,重新找到足够的粮食支撑天策六十余万军民生活到来年秋收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,天策的结局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第三件事,是天策马不停蹄的派出以顾旭章为统帅,任良材、俞嘉澍为副将的五万援南河军。

    在这多说一句,在被联军埋伏而重伤的会狂没能熬过来,在杨风青登陆西噬城之前就已经死去。

    还有很多细小的事情,在这也就不一一赘述了。

    这三件事,影响最大的人自然是师乾。

    听说师乾因此在潍谷城以北二十里的忘川山脉,建起了人墙,时刻准备与天策军决一死战。

    不过后面顾旭章领兵离去又让师乾大松一口气。

    天策如今只剩十万将士,他是明白的。

    顾旭章带走五万,也就是天策仅剩五万。而这五万还要去除守卫天策城池的将士,所以杨风青能调动的将士,最多三万。

    而他——他可不是仅仅将原中林百姓聚集在以潍谷城、南屏城为中心的地界就完事了,他还将中林男子,从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不等的男子都统招进了大军里,现在他已经有十万大军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对于冷眼旁边的势力来说都是旁枝末节,他们更奇怪的是光武朝廷的悄无声息。

    按理说,光武应该第一个跳出来声讨天策的。

    不过光武朝廷没声讨天策,倒是青丘州跳出来了。

    青丘州刺史闵长啸昭告天下,将会在适时兵出天策。

    不知道原因的人也很快知道原因了,暗自为杨风青的年少轻狂摇头。

    京城之所以没有出声,那是因为光武朝廷在听到天策杨风青登基时,陷入了一片争吵的海洋里。

    一直吵了好几日都没有个结果,今早也是一样,他们还在争吵。

    鹰雪梅冷冷注视着下面,静静听着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。

    终于,她听不下去了,打断马如意的话:“无需再说了,区区一个天策,不管哪时候平定都是轻而易举的事,我们现在的重中之重是讨伐德凉州。诸位爱卿觉得讨伐德凉州的重任,应当交由何人?”

    马如意上前一步:“德凉州兵多将广,我们有一大半的大军在辽东防线和琴川,微臣以为应该等辽东分出个胜败后再兵出德凉州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苍风调集大军排布在辽东防线之外,又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?”

    “微臣以为可以和谈。”

    “和谈?”

    和谈这个词,从未在鹰雪梅的脑海里出现过。

    自从知道马如意的另一个身份,她就开始思考马如意在那个身份之后,每提出一个建议对苍风的好坏。

    可她仔细想了想,除了签订协议后,毅然撕破协议再进攻光武外,似乎苍风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好处了。

    “朕好好想想,明日再说,众位爱卿还有什么要禀奏的吗?”

    所有人齐齐低头,鹰雪梅起身:“那便退朝吧。”

    鹰雪梅回到育德殿,走上特意做出来供居住之人看皇宫盛景的高台,鹰雪梅一阵烦躁和难过。

    “皇宫如此之大,却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人,真是悲哀啊!”

    目光慢慢转移,移到天雄岛所在的方向。目光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得越来越复杂。

    唰——

    一封小折子从她的袖子里掉落而出,折子落在地上并摊开。

    上面最显眼的字,莫过于“杨风青与夏冰儿恩爱有加,夏冰儿是天策所有百姓共认为的皇后不二人选。”

    “皇后?唉——我做了这么多,到底是为了什么啊?”

    不说女子,就连男子的心情也是多变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某些特别的时期,要是正好还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,那就更加的心烦意乱了。

    正巧,鹰雪梅现在就把那些条件都给占了。

    “皇上,徐胜明求见。”

    鹰雪梅的眼眸闪了闪,内中的光芒复杂难明。

    “叫他到书房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抬脚时,看到地上的折子,捡起来看了一眼,眸光里的异样光芒更加浓郁。

    鹰雪梅进入书房时,一个身着将领服饰的男子背对房门站立。

    当看到男子背影的刹那,鹰雪梅猛地止住身体,嘴巴下意识的就张开,在即将喊出来时,一丝神志让她又止住了话。

    不管是发型还是身形,是多么的像她的风青哥哥啊。

    她之所以在那么多人里,一眼挑中了这个名为徐胜明的小官作为她的心腹,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。

    说到鹰雪梅与徐胜明,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事。

    顾家是她的心腹,这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。可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,却落得一家两代接连身死,一代豪族就此没落。

    所以除了那些已经与他们鹰家剥不开的家族,其他原本还在骑墙的官员,毫不犹豫地倒向了以咸家、马家和车家为首的联盟。

    对了,如今的丞相名为徐达开,乃是跟随鹰作栋数十年的下属,算是智囊之一。

    徐胜明则是徐达开的三子,因徐达开而平步青云,如今是卫尉。

    小时候他们相见过,最近五年鹰雪梅因为杨风青的事,就没有再见过了。

    卫尉职责是守护皇宫,之前担任这个要职的人名为——吕华春。

    之前某一次鹰雪梅在皇宫内散心时,恰好看到徐胜明在训诫侍卫。

    恍惚间,她似乎看到了杨青峰。于是在两日后,单独召见了徐胜明。

    之后这十余日以来,徐胜明每一日在鹰雪梅散朝之后,都会来特意求见。

    今日,他又来了。

    徐胜明转过身来,就连面貌与杨风青也有好几分相似之处。

    要说最不相同的,可能就是那双眼睛了。

    杨风青的眼睛时刻闪着机敏和活跃,而徐胜明的眸光就像被一个罩子罩着的灯,难以立即探出其中的更多情绪。

    “末将参见皇上。”

    鹰雪梅从跪下的徐胜明身边走过,走过书桌后面:“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徐胜明的脸庞不动神色地动了下,在地上转过身来:“听说皇上在为是否该与苍风议和之事而烦忧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徐胜明不仅是卫尉,还是她新的心腹的儿子,所以鹰雪梅没有计较他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。

    “末将认为这件事并没有可以烦忧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“哦?为何?”

    “辽东的大军确实不能动,琴川的将士要防备常山也不能动,但是天星州的十万将士却是可以调集过来的。”

    鹰雪梅闻言撇嘴,天星州的控制者与其说是姜家,还不如说是李家,具体点就是李敬重。

    李敬重那会儿之所以去驰原,是因为他早先得到了消息鹰雪梅会去驰原,而他去就是为了向鹰雪梅表忠。

    话说李敬重已经是李家最后一个手掌兵权的人,不仅不反叛鹰雪梅,还向鹰雪梅表忠,这件事怎么看都很怪异。

    但只要再多想一些,李敬重现在是李家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,这件事就很好理解了。

    而鹰雪梅的撇嘴,也就情有可原了:“李敬重连京城都没有来,直接从渝州回天星了,你以为他会将最后的家底为了朝廷供奉出来?”

    徐胜明伸出一根手指,无比的坚定:“请皇上给末将十日,十日之后末将回来,若不能说服李敬重出兵,末将自杀于此!”

    鹰雪梅静静看着气势突然变化的徐胜明,眼中的光芒又是一阵恍惚。

    徐胜明久等不到鹰雪梅的回复,抬眼看去。

    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相接,徐胜明没有如一般的臣子赶紧低头,继续与鹰雪梅对视着。

    然而——鹰雪梅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清晰,冷着脸点头:“嗯。”

    徐胜明感觉自己在这几个呼吸里加速跳动的心和发热的身体,突然一冷:“末将告退!”

    当徐胜明的脚步声消失时,鹰雪梅平静的胸口,起伏的幅度慢慢变大,又在十余个呼吸后回归平静。

    “唉——”

    一声幽幽的叹息,泼洒出道不尽的酸甜苦辣。

    夏冰儿望向辽东防线,她不管在什么样的心境下,最信任的人还在那。

    “爹,我到底该怎么办?我虽身在皇位,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孩童,却骑在了水牛的身上。我只能用绳子和鞭子尽力让它按照我想的方向走,可它如果要一意孤行,我只能感到一阵无力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,它已经在要暴走的边缘,我不仅要控制它的前行路线,还要紧紧抓着它,以防被甩下来,被踩成肉酱。”

    “后悔吗?”

    鹰雪梅想起了临嫁给玖治之前,鹰作栋问她的话。

    眼中的苦痛逐渐被坚定挤出,消散在空气里:“不后悔!”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徐胜明得到了鹰雪梅的口谕,一路直奔徐府。

    没有回自己的院子,直奔最里面的院子,也就是徐开达的院子。

    “爹,你在吗?”

    “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徐胜明推门进去,在朝堂上总是默不作声的徐开达,躺在长椅上,一个七八岁女童火炉旁用力挥舞扇子扇火,两个十一二岁女子在他身后给他揉肩搓背。

    三个女子就算还没张开,都长得极有味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